都說“懶人”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原動力,這句話背后蘊藏著樸素的經濟規律。在機械零件加工領域,“懶人”真的是推動智能加工的原動力。市場經濟浪潮下,人類社會的分工與合作越來越細越來越多,促使各類智能五金件加工產品的銷售增長。其實,智能加工產品,就是為了把從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,成就“懶人”。
據好的機械加工廠統計,2018年全國機械零件加工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6小時,遠高于全球水平。2008年期間法國略低于40小時,歐元區平均周工作時長為41小時。其他各國差距很小,奧地利最高,為43小時。挪威最低,為39小時。
因工作時間過長導致閑暇時間變少,在機械零件加工企業中尤其突出。下班了點外賣解決吃飯問題,回到家用機器人處理家務活,這些看似懶的行為,都得益于智能加工產品的出現。高強度工作節奏難以維持,智能五金件加工產品才能大行其道,這也是社會分工細分化帶來的必然現象。
據好的機械加工廠的數據顯示,截至2018年底,我國沿海地區掃地智能加工產品的滲透率為4%-5%,內陸地區掃地智能加工產品的滲透率則低至0.5%。這一分布結構,同中國不同地區的忙碌程度正相關,特別是機械零件加工產業發達的地區最為明顯。同一時期,美國的家庭掃地智能加工產品的滲透率為16%,經濟水平的高低也決定了掃地智能加工產品的普及率,在經濟升級背景下,“懶”人經濟在中國還有非常大的潛力。